金融界網2月26日消息日前,美的集團公布總價不超過140億元的回購方案。A股最大手筆的回購計劃出爐后,引發市場一片沸騰。
事實上,股票回購由來已久,隨著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,股票回購的案例日漸增多,近期推出回購計劃的企業也不止美的集團一家?;刭徥欠€定市值的有效手段,而在回購之外,分紅與否也是衡量企業是否具備長期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因此,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梳理了A股消費類上市公司的回購與分紅情況,供投資者參考。
回購:美的集團三年累計已回購金額超百億
金融界根據Wind數據統計,對A股426家消費類上市公司近三年的回購事件進行梳理,自2018年初截至2021年2月24日,A股消費領域共116家公司實施回購,2021年以來,回購案例明顯增多,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,已有9家企業最新提出10項回購預案,其中就包括美的此次總價不超過140億元的回購方案。
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,從股票市場上購回該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。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后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,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,公司將回購的股票作為“庫藏股”保留上市公司,仍屬于發行在外的股票,但不參與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?!皫觳毓伞比蘸罂梢谱魉?,如發行可轉換債券、雇員福利計劃等,或在需要資金時將其出售。
股票回購的作用有很多,包括向市場傳遞股價被低估的信號、利用股票回購增加每股盈利水平、避免股利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、發揮財務杠桿作用改變公司的資本結構、提高股票價格降低公司被收購的風險、調節所有權結構等,歸根結底,都是有利于公司價值的增加。
因此企業回購股票的目的也大多為穩定公司股價,維護公司形象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,促使公司股價上升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三年,在A股116家實施回購的企業中,紡織服裝和商業貿易類企業最多,但家用電器類企業已回購金額最高。2018年-2020年第三季度,美的集團三年累計已回購金額已超102億元,三年累計回購超213371688億股,格力電器與永輝超市分列二三名,三年累計已回購金額分別超55億元、37億元。
(2018年-2020年Q3累計已回購金額TOP30)
從近三年數據來看,逆市場回購似乎已成美的集團的基本操作。
2018年7月23日,美的集團201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《關于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的預案的議案》,同意公司以集中競價的方式使用自有資金不超過40億元回購部分公司股份,回購價格為不超過人民幣50元/股。但最終實際回購價格低于計劃回購價格,choice數據顯示,2018年美的集團股價在公司回購期間一路從45.23元下滑至34.96元。
2019年2月22日,美的集團第三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2019年回購計劃,同意公司以集中競價的方式使用自有資金回購部分公司股份,回購價格為不超過人民幣55元/股,回購數量不超過12000萬股且不低于6000 萬股,實施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?;刭彽墓煞輰⑷坑糜趯嵤┕竟蓹嗉钣媱澕?或員工持股計劃。
2020年2月21日,美的集團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2020 年回購計劃,同意公司以集中競價的方式使用自有資金回購部分公司股份,回購價格為不超過人民幣65元/股,回購數量不超過8000萬股且不低于4000萬股,實施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。2020年9月14日,美的集團將股份回購價格上限由不超過63.41元/股調整為不超過75.00元/股。
2021年回購計劃出爐后,2月24日,美的集團高開5.67%,最終收報95.02元/股,漲4.49%;截至2月25日收盤,美的集團報93.94元/股,跌1.14%,目前來看,美的這份巨額回購計劃并未帶來股價的大幅提振。
有分析師稱,“140元的回購價格沒有太大意義,有沒有可能這是短期拉升股價的做法?140元的回購方案可能是在幫助某些機構在高位逃跑”;有私募基金經理表示,“因為接下來市場擔心抱團股票會瓦解、股價下跌會比較嚴重,從而出現流動性危機。這種時候提出回購方案是對流動性危機的緩解”;中金家電分析師則認為,由于擔心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,美的集團股價近期大幅回調15%,在此背景下大規?;刭?,有助于穩定股價。
分紅TOP榜
分紅和回購本質上是等價的,都是釋放現金資產流動性的一種方式。但不同在于,回購支出現金后,再投入有創造可觀收益的預期,分紅則相反,支出現金后就成為不可再創造利潤的成本,簡言之,回購增加企業利潤,分紅沖減企業利潤。
但從投資者角度來看,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是實現投資回報的重要形式,更是對中小投資者權利的捍衛。此前,中國A股市場向來以“鐵公雞”著稱,但近年來,隨著A股市場整體現金分紅的比例越來越高。數據顯示,A股在2019年度現金分紅13601億元,相較上一年增長達10.55%,刷新年度分紅紀錄,連續第三年分紅總額超萬億元。A股正在逐步實現成熟化、健康化發展。
由于2020年分紅實施尚未披露完全,金融界對A股426家消費類上市公司近四年的分紅情況進行梳理。分紅次數上,2017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,共有29家企業分紅次數超過4次,其中紡織服裝類企業聯發股份分紅次數最多且相對穩定,累計分紅7次,平均每年2次分紅。
(2017年-2020年Q3分紅次數超3次企業名單)
從業績表現來看,聯發股份經營穩定,增長相對緩慢,2017-2019年,營收分別為40.04億元、41.69億元、39.11億元,凈利潤分別為3.6億元、3.9億元、3.93億元。但三年內的分紅金額則分別為2.27億元、1.82億元、1.68億元,年度現金分紅比例為62.89%、46.6%、42.82%。
2月25日晚間,聯發股份發布2020年度業績快報,營業總收入約38.62億元,同比下降1.25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.85億元,同比增加23.46%。分紅情況尚未披露,但2020年上半年,聯發股份已完成分紅0.99億元。
分紅金額上,2017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,共有7家企業分紅金額累計超百億,均為食品飲料與家用電器類企業。其中,貴州茅臺、美的集團、格力電器分紅金額排名前三,分別為534億元、275億元、257億元。
(2017年-2020年Q3分紅金額超百億企業名單)
貴州茅臺分紅金額最高,2017-2019年,貴州茅臺分紅金額分別為138.17億元、182.64億元、213.87億元。值得關注的是,貴州茅臺年度現金分紅比例非常穩定,均在51%左右,這意味著,分紅金額逐年遞增的背后,是貴州茅臺營收凈利潤的雙雙增長。
2017-2019年,貴州茅臺實現營收分別為610.6億元、772億元、888.5億元,凈利潤分別為270.8億元、352億元、412.1億元。2020年底,貴州茅臺發布業績預告,預計2020年度營收977億元左右,同比增長10%左右;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5億元左右上市公司,同比增長10%左右。根據往年較為穩定的51%分紅率來計算,2020年,貴州茅臺的分紅金額或將達到232億元左右。
分紅比例上,2019年度,共5家企業年度現金分紅比例超300%,其中,奧康國際分紅率最高,超850%。主要由于2019年奧康國際凈利潤大幅縮窄至2249.72萬元,但分紅金額仍保持此前一貫水準達1.91億元,導致分紅率驟增。對比2017及2018年,奧康國際年度分紅金額分別為2億元、1.17億元,但現金分紅比例則相對穩定,為88.53%、85.23%。
(2019年現金分紅比例超300%企業名單)
2020年4月,奧康國際發布未來三年(2020年-2022年)股東分紅回報規劃,稱未來三年,公司采取現金、股票或者現金與股票相結合或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分配股利。在符合現金分紅條件情況下,公司原則上每年進行一次現金分紅。在現金分紅比例上,公司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20%。
59家企業連續4年未分紅
盡管隨著市場的成熟發展,A股整體現金分紅的比例越來越高,但仍有多家企業連續多年不分紅。金融界對A股426家消費類上市公司近四年的分紅情況進行梳理,剔除2018-2021年新上市企業,共59家企業自2017年至今連續四年未分紅,其中,皇臺酒業、大東海A、*ST環球三家企業,自上市以來,超20年的時間里,從未進行過分紅。
(2017年-2020年Q3未分紅企業名單)
通過比較分析,我們發現不分紅業的共同點在于,業績表現相對較差,超三分之一的企業“披星帶帽”,被冠上ST,*ST名號。但其中也有例外,如兆馳股份,2017-2019年,其凈利潤分別為6.03億元、4.45億元、11.35億元,2020年業績預告稱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.02億元左右,同比上漲約50%,但連續四年間,從未進行分紅;如京糧控股,近四年來,其年度營收始終保持在74億元以上,凈利潤也維持在1.3億元以上,但從未進行分紅;如凱撒旅業,2017-2019年,其凈利潤分別為2.21億元、1.94億元、1.26億元,但從未分紅,不過,2020年受疫情影響,凱撒旅業凈利潤大幅下滑,根據業績預告,2020年度,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2.6–3.5億元。對于長期保持相對穩定且較好的盈利水準,但卻連續多年 未分紅的企業,姑且可以稱之為“鐵公雞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不分紅通常是因業績虧損所致,但業績虧損并不意味著上市公司不值得投資。很多處于成長期的公司,通常以犧牲本期或往后一段時間的利潤,搶占市場份額,獲取未來利潤增長。
不過,從投資者角度而言,短期不分紅的A股上市公司無疑會降低投資者熱情,而對于長期不分紅的上市公司來說,一方面會使得投資者逐漸遠離,另一方面則會令品牌形象受損。無論如何看,似乎都得不償失。
更多財稅咨詢、上市輔導、財務培訓請關注理臣咨詢官網 素材來源:部分文字/圖片來自互聯網,無法核實真實出處。由理臣咨詢整理發布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。